今日热闻!一个电话损失36800元,这个老套路,仍有人上当!
上海交通广播《1057大家帮》节目近日接到水果店老板梅先生的求助,他爱人接到一个电话,说是可以帮助他们家的水果店在网上平台助销,邀请她去一家酒店会议室参加说明会。梅太太抱着不妨一看的想法就去了,没想到这一去,让她后悔莫及。那么现场究竟发生了什么呢?
据梅先生介绍,爱人到了会场后,就被要求手机静音,现场在播放着一些财经类的视频,有一个所谓的导师在介绍一些经营方面的内容,还有3个工作人员专门负责给梅太太进行讲解。3人配合默契,一番吹嘘,把这个项目说得花好稻好,看梅太太有点心动,又有一个人过来劝梅太太说,我们的名额有限,你要抓紧时机,把2万元的保证金和16800元的服务费赶紧交了,抢一个名额。当梅太太提出要和家人商量下,或者看看旁边其他人的情况时,却被他们一口拒绝了,几个人一个劲的劝她快出手、快出手,再晚点名额就没了。就这样,在他们刻意营造出的争抢名额、竞争激烈的紧张气氛中,梅太太稀里糊涂地签定了一份所谓的合作协议,交了36800元,换来了一张收据。
(资料图)
此时,说明会也已近尾声,梅太太说要打电话让家人来接,工作人员急忙“贴心”的表示,现在路上堵,让家人来接还不如自己打车回家,一边说一边就把她直接送出了酒店。回家路上,梅太太越想越不对,立即打电话给梅先生。梅先生一听就觉得事有蹊跷,让她立即返回酒店,同时马上打电话给相关工作人员,对方却告诉梅太太说他们早已经撤了,等梅太太赶到酒店,果然已是人去楼空。
看到这种情况,梅先生只好报警,又找了税务等主管部门,结果让梅先生没有想到的是,兜兜转转一大圈,居然没有一个部门能管:
梅先生夫妇的遭遇引发众多听众的共鸣。同样做水果生意的宋先生打进电话说,他去年也遇到了类似情况,也是被邀请去一家大酒店开会,对方保证把他的水果店打造成网红店,承诺说一年能挣个几十万甚至几百万,还给了宋先生一个徐汇区站站长的头衔,光水果店挣钱不说,只要发展一个下线,每做一单还有提成能拿。一番天花乱坠的说辞,让宋先生怦然心动,但是因为要交28800元,而宋先生正好手头钱不够,所以当场只支付了1万元定金。第二天对方来找宋先生要尾款时,长了个心眼的宋先生让他们先把前期工作做起来再支付,结果对方却一直拖着不办,到现在一年多了,还是什么进展都没有,宋先生这才明白,这1万元算是彻底打了水漂,只能自认倒霉,买个教训了。
李先生在同情梅先生夫妇遭遇的同时,也提供了一个追讨资金的想法:建议去起诉收款公司不当得利。
叶先生则认为,这件事情,梅太太自己也有很大责任,只想着发财赚钱,没想到风险,太冲动了。
直播中,节目组也设法打通了这家公司的联系人方先生的电话,结果这位方先生一听是交通广播在直播,直接就挂断了电话,之后在和编辑沟通时更是嚣张地表示:法院见!
为什么这家公司敢这么硬气?对此,方莉律师分析说:这是因为这家公司在合同上规避了很多漏洞,这就不是一份公平的合同,对方认为打官司不会吃亏。
那么真的就一点办法都没有了吗?方莉说,其实还是有漏洞可找的:第一,收据上面收款人的信息,也就是梅太太打款的公司和签约的公司不是同一家公司;第二,对方没有出具正规的发票,仅给了一张收据,载明的内容是一个社区团购的保证金和服务费,约定并不明确;第三,合同中给予了双方合同解除权,但是需要梅太太提前15个工作日以书面形式向对方发出解除合同的通知书。
梅先生之前也说过,这家所谓的公司根本就找不到办公地址,那是不是就没有办法寄送法律文件了呢?方莉说,这也不要紧,还是有办法的:
方莉最后表示:对方在签订这份所谓合同之后,其实并没有付出过任何成本、代价,也没有提供过任何服务,因此梅先生夫妇通过法院诉讼的方式还是有机会能追回来大部分甚至是全部的钱款。
目前梅先生正准备走司法途径维权,我们也希望通过梅先生夫妇的经历给广大市民提个醒,类似的套路并不少见,大家要时刻警惕,一句话:任你说得天花乱坠,牢牢捂紧自己的钱袋子,就能平安无事!如果您还有什么意见和想法,也欢迎跟帖留言,和我们一起交流。
记者:唐亮、唐晓婷、诸欣怡
编辑:洁 羽
监制:小 乐
审核:胡笳
关键词: